-
-
mpv
-
安装:https://mpv.io/installation/
-
Windows 解压后,进入 installer 文件夹,使用管理员权限运行 mpv-install.bat 和 configure-opengl-hq.bat
-
切换到 mpv.exe 运行目录,打开 mpv/mpv.conf 文件
-
-
Anime4K
-
下载:从 GitHub Releases 里下载
-
使用引导:
-
根据使用引导,在 mpv.conf 里添加 glsl-shaders 默认配置
-
新建 input.conf,将使用引导里的 input.conf 拷贝进去。
-
-
打开一个视频文件,shift + i 显示 OSD 菜单,按 2 可以看到当前的 user shader 设置,使用 ctrl + 1 到 6 来切换 shader profile,ctrl + 0 来清除 shader profile.
-
絆、つないで。こころ、結んで。
这次活动剧情着实让我好好感动了一回。
即便知道是剧情需要才会出现这一系列的事件,也招不住可可萝和美食殿的大家在一起度过的那么长的时间所带来的羁绊,可可萝不得不选择离别,所造成的来自内心的痛苦。
一起度过的日子,经历的冒险,每日三餐里无数的欢笑与对话,都在突然间消失。
在可可萝的日记里所记述的事件随着时间的变化,所造就现在的结果,日记里可爱的插画搭配着旁白,再加上这次最棒的带着感情色彩的 bgm,真不错。
这次活动故事里让我特别感动的地方至少有三处:
-
peko拿到离别时的发饰
-
全屏选项演出
-
可可萝下定决心面对黑色精灵
之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说手游由于碎片化的剧情,能带动玩家感情很难。
实际这次活动 3个多小时左右(?)时长的剧情,由于主线剧情时长已经铺垫很多,每个角色都已经让喜欢的玩家特别喜欢了,也可以给玩家带来感动的。至少这次活动,我认为是达到了给玩家带来感动这个标准了。
启用了新域名 yaqinking.com 和一些感想
yuzusoft.moe 这个域名是我在 2017年7月28日的时候在主机壳上购买的,到现在也快 4 年了,当时是因为玩了魔女的夜宴和千恋万花让自己非常喜欢 yuzusoft 这个品牌,在那几个月期间,自己带着欢笑与感动度过了很多个日日夜夜。
时至今日,柚子社依然是原来的那个柚子社,而我也在这几年期间与更多的作品相遇,自己也参与制作了好几部游戏,也许,是时候做出改变,让自己在互联网这个大沙漠中留下更多的印记了。
后面我会一如既往的折腾数码电子设备,玩更多的エロゲ游戏,(下次一定)写更多的游戏感想,时不时写点游戏制作的日志,分享点沙雕制作小技巧心得。
2021 年应该会有 4 个新的 AVG 项目自己参与制作,能看到自己的名字 id 出现在作品 staff 列表中还是很高兴的,新的一年也要がんばるぞい。
使用 Apple 生态下的设备玩 Galgame 的体验
由于自己非常好奇用 macOS 玩 Galgame 的体验,为了浇灭这股奇怪的欲望,我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用 MacBook Pro 15.4 2019 这台机器玩了下 しらたま 老师的最新作:星空鉄道とシロの旅。
这篇文章将作为自己拔草的总结。
macOS 11.1 Big Sur 和 VMware Fusion
BootCamp
在 macOS 下玩游戏,首先想到的是 BootCamp,毕竟这个是苹果官方出的安装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方法,手里这台 2019 年的 MacBook Pro 15寸,在公司采购之后,我拿到手没多久,就用 BootCamp 工具安装了当时最新版的 Windows 10。
不过使用 BootCamp 安装了 Windows 10 之后,用了没多久,我就不想继续启动了,原因很简单,我有性能更强的台式机,为啥还要用这台笔记本呢。(这是最初种草结束的世界线之一。)
扯淡归扯淡,其实就是想边使用 macOS 下的软件,边玩黄油,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接下来就需要虚拟机登场了。
VMware Fusion
提到虚拟机,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 VMware Workstation Pro,不过这个只有 Windows 版,macOS 消费者版本对应的有个 VMware Fusion,在 Big Sur 刚出的时候看到有新闻说 VMware 最新版会为个人免费,自己就想着下载个看看,在花了几分钟时间漫游在很长的介绍对比页面后,点击个人版需要注册什么的,感觉好麻烦,还是点了下 Pro 版本直链下载试用 30天好了。
经过几小时的折腾,终于安装好了 VMware Fusion,选择从 BootCamp 启动虚拟机,配置好 VMware Tools,拷贝好游戏,可以开完了。
先放个对比效果,图1:
上面的是 27寸 2560×1440 分辨率的 Dell S2721DGF,游戏窗口模式下运行。
下面的是 MacBook Pro 15寸,虚拟机分辨率为 2560×1440,游戏全屏模式下运行。
实际观感上游戏对话框字体大小其实是差不多的,2个游戏画面的实际面积也差不多。
在 MacBook Pro 15 上对话框字体是经过缩放后的不锐利的视觉效果,没有点对点,糊糊的。不过图像看起来是要比 S2721DGF 要舒服点,或许是高 PPI 造成的错觉?
嘛,没有那种看了之后就回不去的震撼感就对了。
iPad 和 Side Car
去年有段时间,很想买个 Surface Pro 来玩黄油,不过最终因为价格劝退,没入手。
不过自己目前主力是使用的 Windows 设备,没上大学的时候那么关注 macOS 更新,iPad 倒是因为要拿来看漫画,隐约记得在哪个 macOS 系统中加入了个 Side Car(随行) 功能,可以让 iPad 作为 Mac 的副显示器用,趁着这次测试正好试试看看拿来玩 gal 怎么样。
Side Car 连接上之后,iPad 显示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文字渲染质量和图片质量都不错,甚至把我曾经想用 4:3 比例的显示器的欲望都除草了。
游戏画面显示效果,我甚至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感觉游戏对话比 MacBook Pro 内置屏幕上的更清晰点。(当然依然不是点对点,不锐利。)
在立绘进行移动的时候(入场,离场动作)会有轻微跳帧,可以接受。(比 Duet 用线连接时候的效果好很多。)
用 iPad 的时候,声音输出还是使用的 MacBook Pro,在系统设置里看了下也不能更改输出到 iPad。
正当我躺在床上模拟场景的时候,突然想到有个每天只在上下班地铁用不到 1h 的 AirPods(初代),连接上耳机后,声音终于不是在右边桌子上听到了,舒服多了。
MacBook Pro 开 Side Car 运行游戏到 iPad 上,音频输出使用 AirPods。
这个搭配拿来躺床上玩エロゲ岂不是很爽?!
不过致命缺点是 Side Car 下的 iPad 是不能模拟鼠标点击的,很遗憾,只能开 Auto 模式推游戏。这对必须使用 Ctrl 来推エロゲHS的我是不能忍受的。
总结
- 开虚拟机玩游戏,笔记本发热量太大,太吵。
- 高分屏看画面爽,看文字总感觉是那种很漂亮的糊。
- 我应该不会去用这台设备玩エロゲ了。
可是最后还是买了台 MacBook Air M1 来当打字机,上网冲浪专用机了。
Unity 导出 Mac 游戏上传到 App Store Connect
Unity Player Settings
Resolution
Default Screen Width: 1600
Default Screen Height: 900
Mac App Store Validation: True
Build 窗口里设置:
勾选 Create Xcode Project,导出一个 Xcode 项目包。
然后使用 Xcode 打开 build 之后的项目。
Xcode
在 Project 栏选中项目,修改 Info 里的
Deployment Target 为 Unity 2019.4.18f1 支持的最低系统版本 10.12
切换到 Build Settings
Architectures:
Build Active Architecture Only 修改 NO 为 YES. (Unity 2019.4.18 不支持 ARM)
打开 Targets 的 Sign & Capabilities
Sign 方式 Automatic manage signing
新增 App Sandbox,勾选下面的权限
- Outgoing Connection
使用 Xcode Archive 功能 Build 发行包。
在 Distribute App 的时候,需要先在 App Store Connect 里建好 app 需要的 Identifiers 和 导出 App Store App 需要的 Profiles。
MacBook Air 2020 Setup
系统设置
- 显示
- 调整分辨率为 looks like 1280×800 缩放
- 辅助
- 打开三指拖动窗口
- 触控板
- 打开轻点来点按
- 调整跟踪速度到最快
- 滚动方向:关闭自然滚动(为了能在使用鼠标时保持和 Windows 下操作习惯一致。)
- 开启 App Expose
一天之内安装的 app
从 App Store
- 1Password 7
- 网易云音乐
- Simplenote
- Entropy
- Movist
- Maipo for 微博
- PopClip
- Divvy
- The Unarchiver
- Xcode
- CotEditor
- Reeder4
- MoneyWiz 2021
- WPS Office
从官网
- Surge 虽然可以下载,但是速度只有几十kb,不如直接在已有设备上下载完后拷贝过来安装。后面的 app 都是在 Surge 开启代理后下载设置。
- 修改 Safari 搜索引擎为 Google。
- Tweetbot
- ForkLift 3
- MWeb
- 坚果云
- Eagle
- Affinity Photo
- iStat Menus
- VSCode Insiders 版本支持 Apple Silicon,正式版 1.52.1 拖进去 Application 文件夹后,显示属性还是 Intel。
- iTerm2
- JetBrains Toolbox
Terminal
- brew
- node
- python
iPhone 和 iPad 应用
- ComicGlass 打开后白屏。
- Calculator Pro Elite 正常使用
上手感受
优点
1.29kg 确实很轻。
13.3 英寸 2560×1600 分辨率的屏幕,音响外放效果都很好。
本身买来用途就是为了打字,写 blog,看图库,顺便做点小开发和测试框架功能,感觉还是挺满意的。
其实最主要解决的痛点是给我拔草想买新玩具的欲望。
缺点:
基本就是 macOS 的缺点了,玩游戏劝退,连玩个エロゲ都不行。(虚拟机目前都还没发布正式版。)
贵,这不是 Apple 的缺点,是我的缺点。
VMware Fusion 12.1.0 使用 BootCamp Windows 时访问另一台局域网内 PC 主机共享文件夹显示错误
晚上心血来潮,想测试下 macOS 下虚拟机用 BootCamp 分区玩エロゲ的体验,于是下载安装了个 VMware Fusion Pro,体验版有 30 天时间,够自己折腾了。
跟着软件说明安装,导入 BootCamp 分区还是挺顺利的。不过在启动结束后,看虚拟机里的 Windows IP 为 192.168.54.X,感觉很奇怪,于是我将网络适配器调为了桥接模式(自动检测),之后再看 IP 就成了和局域网宿主机一样的 192.168.2.X。感觉看起来好多了,像新增了一台物理机器一样。
不过在输入日常使用的 \\192.168.2.X 地址回车输入账户名密码之后,共享文件夹目录是显示出来了,但当我点进去一个文件夹后,没过几秒就出现 你可能没有权限使用网络资源 的错误。
经过一番搜索尝试更改组策略,更改空密码禁用选项,开启 Guest 访问,重启系统之后,发现输入正确的 用户名密码 居然弹出 无法连接到服务器……感觉不对,还是将组策略安全选项还原为原来的状态。
在调整组策略之后想到:既然 macOS 里访问没问题,BootCamp Windows 里用户密码是空密码不行,那我添加个密码也许就可以了啊。
由于原本装 BootCamp Windows 时不想记密码,偷懒设为了空密码,经过这一番折腾,最后还是加了个用户密码。添加密码后,重启系统,访问共享文件夹,还是不行。
在仔细阅读 Internet 共享网络适配器说明后,怀着尝试的心态切换到了这个选项。再见,桥接。
在 cmd.exe 里使用 ipconfig 显示是 192.168.54.2,虽然看起来怪怪的,不过在访问局域网另一台机器的共享文件夹时,它终于不弹 你可能没有权限使用网络资源 的错误了。
至于为什么要通过 Windows 虚拟机来访问另一台游戏 PC 的共享文件夹,当然是为了直接从共享文件夹运行游戏,不能直接运行的就通过共享网络拷贝到虚拟机里运行。折腾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拷贝好了 2个游戏。
接下来先体验个周末,下周也许会写个感受。(放置高性能主机大屏幕显示器,居然使用笔记本来玩,有点问题!还不是为了感受高 PPI 便携屏幕下的エロゲ游戏体验,满足下自己那莫名其妙的欲望好了。)
当我玩电脑的时候,我在玩什么?
作为一个 Galgame 玩家和开发者,每天都在玩电脑,每年玩电脑的时间超过 2000小时也不奇怪,那时间到底都花到哪些上面去了?
数据就是一切
在 2017 年的碎碎念里,我是使用 RescueTime 来进行时间追踪(Time Tracking),统计结果排名为
Social -> Web Browsing -> Game -> Software Development
由于记录被 RescueTime 清理了,没找到具体时间数字。
2018 年在推友的推荐下开始使用 ManicTime 这款软件统计电脑使用时间。图1:
XPS 8930 台式机是 2018 年 6月底购买,7 月开始使用的,无上半年的数据。
2018 年下半年热门程序时间统计结果为,图2:
可以看出来,2018 年花费了大量时间玩 艦これ。天色幻想岛到了 2020 年结束的现在,我也只通了 2 条线,并且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2019-2020 年度标签统计时间,图3:
可以看出来,每年在家里使用电脑的时间都超过了 2000 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浏览器,玩游戏,社交聊天群里吹水,看视频,以及花费一定的时间做一些开发相关的研究测试。
2019 年热门程序时间统计结果为,图4:
值得一提的是玩了 Rabi-Ribi 这个日式美少女风格的横板动作游戏,为了玩这个游戏玩的舒服,购入了一个 Xbox One Game Controller,体验了一场小时候玩游戏机的感觉。(虽然现在手柄已经在吃灰了。)
2020 年热门程序时间统计结果为,图5
公主连接R 国服开了,自己原本是不用模拟器在电脑上玩手机游戏的,或者说我本身就不是一个手游玩家,不过为了能获得和玩 エロゲ 时候的阅读体验,还是装了一个席巴鸽吐血推荐的雷电模拟器来看剧情和进行公会战模拟用。 兰德索尔骗局
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玩 艦これ 的时间少了很多,我觉的问题不在我这里,年度最佳制作人应该想想问题出在哪里。不过じじ造船厂还是强,今年一如既往的没有让我失望。
这一切有意义吗?
你要说统计这有啥用?那我的回答当然是:数据党自我满足。
我想看下自己在用电脑时,到底在干啥,把时间都花费到了哪些软件应用上。
现在市场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未来也会有不一样的操作系统出现,偶尔体验下不同的操作系统,玩一些奇奇怪怪的软件,我是感觉挺有趣的。
看了 2 年半的时间统计结果,无风扇的 MacBook Air M1 越来越想入手了。 上网本就上网本,又不是不能用!何况大部分时间真的在上网!
2020 的散财体验
散财 这个词是我今年从 YouTube 的日本数码产品评测视频制作者口中知道的,自己做不来视频,就用文字来记录一下好了。
Dell S2721DGF
2020.10.19
疫情过后,实在是想体验下 144hz 的显示器,按捺不住去朋友家体验了几个小时,拔了一段时间草。
然而几个月后,还是决定买了个 2k 144hz 的显示器。
花 2999 RMB 让自己不浪费时间每天晚上都查来查去显示器,不也挺好。
使用感受:
- 165hz 确实流畅。滑动网页,拖动窗口,移动鼠标的轨迹看着是真舒服。(请不要在意我前面一直在说 144hz 这里却变成了 165hz,谁让这些显示器厂商对游戏 2k 144hz 各种宣传,到最后还来个原生 144hz 面板,超频到 165hz。套路啊套路。)
- 27寸 2560×1440 的分辨率,109 的 ppi 在 Windows 100% UI 缩放情况下大小也还可以。(虽然个人感觉文字有点小。)
- 玩 720p 和 1080p 的エロゲ窗口模式还可以。
- 看漫画和插画,刷推特,看文字还是 4k 高 ppi 显示设备香。
降噪耳机 Bose QC35 Ⅱ
2020.9.13
在 10.1 回老家之前买了这个耳机,坐火车体验舒服很多。
在公司装修期间,降噪耳机带来的减轻噪音的体验也很棒。
是今年购买的硬件设备中满意度最高的。
小尺寸平板 iPad mini 5
手里有 iPad Pro 10.5 (2017) 还是购买了这款设备,单手看漫画体验比 iPad Pro 10.5 要好,重量只有 300.5 克,比 iPad Pro 10.5 的 469 克轻了 35.9%,地铁通勤的时候玩 公主连接R 和 艦これ 体验很好。
台式主机 联想 刃 7000P
2016 年,自己买了 ThinkPad T460p 作为工作用的电脑和出租屋用的电脑,每天都会背着这个 1.8kg 的伙伴,白天在公司开发游戏,晚上在家里推旧作 エロゲ。
2019 年,它依然拥有不错性能,能处理复杂的工作,但是 Unity 实在是太吃配置了。运行 Unity + Rider + Chrome 之后,风扇狂转,自带键盘也挺热,有时候 CPU 开始降频,系统反应速度也开始变慢。
2020.5.11 晚,正好看到京东在做活动,5499 的价格购买了这台机器。
Ryzen 7 3700X + 16GB RAM + 512G SSD + GTX 1650 的配置用 Unity 来开发 2D 游戏是足够了。
每一次购买电脑主机,自己都会和以前用过的进行性能对比,下面是自己用过/在用的电脑主机性能表
分别对应
电脑名称 | Mac mini 2012 | ThinkPad T460p | Dell XPS 8930 | Lenovo 刃7000P |
---|---|---|---|---|
购买年份 | 2013 | 2016 | 2018 | 2020 |
性能很重要,时间很有限。
钱不是万能的,可是花钱买性能,能给自己节省时间。
机械键盘 ikbc C87
2020.5.6
想体验下红轴手感,又不想花太多钱,也想用用 87 键位的键盘就买了。
用了半年多,感觉就那样,世界上没什么魔法。
Dell P2418D
2020.1.15
想体验下 23.8 英寸 2k 分辨率的显示器。
123 的 PPI,Windows 125% 的默认缩放,UI looks like 2048*1152,浏览网页,看图观感是比 24英寸 1080P 要好很多。
一年买了 2 个 Dell 显示器,使用下来,还是想入个 24 寸 4k 的拿来刷推,看网页和图片。(等 2013 年买的 Dell P2214H 不行了就换,都用了 7 年多了。)
人类的欲望真是永无止境。
使用 Steamworks 添加 DLC/Soundtrack 应用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Steam Soundtrack
Steam 推出了原声带功能来分音乐专辑的羹,可以在不购买游戏本体的情况下,只购买 Soundtrack 专辑,来满足只听音乐不玩游戏的那群人。(真的会有这种人吗?)
废话不多说,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 在添加原声带之后需要将 商店程序包,Developer Comp,Beta Testing 这 3个地方都需要将新增的 Depot 给添加进去。不然会出现使用 steamcmd 上传了 depot 但是打开 Steam 应用自动下载后是空文件夹。
- 可以为无损音乐新建一个 Depot 作为可选的高品质音乐下载包。
- mp3 和 flac 的 IDv3 标签信息尽量填全。
- Track No. 需要加 0 前缀,01 02 03 这样。
- Total Track 和 Disk No. Total Disk 也填下。
- wav 格式的无损文件一言难尽,可能会出现无法读取/写入 ID3 信息。(Steam 可以直接右键定位到 flac 文件。)
Steam DLC
在添加 DLC 之后,需要在管理 Depot 里把 DLC 于主 depot 关联起来。不然会出现上传时权限错误。